何謂價值?何謂道德?

何謂價值?何謂道德?

好啦,我們在這裏談天說地已有一年,一直談的都是所謂的價值問題,是時候做些基本央C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處理所謂的價值。究竟價值是甚麼?它與我的生活何干?價值的問題有甚麼重要性?道德價值和其他價值有何異同?道德又是甚麼?

我一向講得太多,所以我還是會忍手,你們先討論一陣子,我再加入。

楊博士於2003年10月25日發表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很明顯,大家都不想談這個硬話題。不過,不談還須談,我來起個頭好了。

我的建議是:道德就是關乎行為對錯、關乎人格高低的價值標準。

楊博士於2003年10月26日發表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大體上同意這個定義

在我以言,道德如同價值的限制,應用不單止在人格,還有倫理、科學、責任等問題

Barry於2003年10月26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基本上我也同意這個定義﹐ 但覺得欠缺了對于道德的普世的本質(我是相信有的)的描述及肯定。

木火於2003年10月26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看來我的定義大體上獲認同了,在我繼續之前,先為Barry和木火的補充下幾個註腳。

Barry說,除了人格之外,還應補上倫理、科學、責任等問題。木火則說,應補上普世價值的描述。這論點,我基本上都同意,但是基於以下的理由,我不把它們放到道德的定義之中去。

(一)「倫理」一般被當做「道德」的同義詞。我自己對倫理一詞有特別的理解(倫者人倫也,故倫理一詞,暗示了道德基礎在於人際關係),但純粹是我個人的用法。因為二詞大致同義,所以不把放到定義裏。

(二)道德值當然可以應用在科學動裏面,但也可放到科學活動之外。通常定義要找出一事的既充份又必要的條件。由於科學活動不是道德活動的必要條件,故暫且將之略去。

(三)道德乃為責任之說,以及道德具有普世有效性之說,二者俱為倫理學中重要學說,前者稱為本務論(Deontology),後者稱為普世主義(Universalism)。我個人對兩者都有很大的共鳴,但由於二者俱為眾多理論之一,在定義道德之時,不便先將其主張包括在內。

必須釐清一點,我說道德關乎人格高低,並不單單包括個人的人格,也包括群體的集體人格。

好,有了基本的共識,我再請教大家一個問題:道德價值/道德生活的基礎是甚麼?請大家擁躍發言。我會儘快回應你們的論點。

楊博士於2003年11月7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沙龍成大部份不是主修哲學,這個問題為難大家了。好,我來提出一個我自己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這個世界所以有道德,是因為世上有一種心靈,他除了有一個實然的觀念之外,還有一個應然的觀念。通常我們相信,人就是這個心靈的主人。所以在他眼裏,他不但看見世上有一個自然的秩序,也看見世界有一個道德的秩序。下面一段引文,頗能說明我的意思:

「雖然對於我們的本性,並未有哲學上的共識,但我們有理由將人定性為意義的賦予者。我們有了解自己和周遭人事的欲望。我們和動物一樣會感到歡愉和痛楚,但只有人類能預見自己死亡的必然命運,,也只有人類意識到,現實與之間的分歧,而且會為此感到疑惑。同時,只有人類會在應然和實之間看出分野,逼使他們透過建立理念和行為實踐來解決分歧,從而使人在知性上和感性上都得到滿足。

人類對意義的追求,在人類創造的各種複雜的意義系統(包括宗教)之中,表現得很透徹。孩童的出生是個生物性的過程,但卻是在社會和文化環境中成長。 因此人的發展既是生物性的,又是社會性的。人類製造工具,發明語言,建立世界觀,進行宗教活動;他們的社會,是和一個意義的大網絡一起建立起來的。 正如耶穌說,我們活著不是單靠食物。麵包和意義生活,肉體與精神,是人類生活等式裏的兩個部份。……因此,宗教可被認為是給予意義的活動。」—施密特

我認為施密特對人性的闡述即宗教即道德的。道德和宗教一樣,都是這個賦予意義的活動之產物。所以道德關乎人格,所謂人格者,就是我的價值與意義的根據而已。

下一個問題:所謂有意義或有價值的人生,有沒有任何特定的品質?(咦,我們不是引申出sum的問題了嗎?)Schmidt, Exploring Religion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1988), 7-8.

楊博士於2003年11月8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我覺得有意義的人生是有特定的品質的﹐而這一特定品質是關乎我們要怎樣發展我們的社會性人生﹐或者是應該怎樣進行社會活動﹐但不關乎我們要進行甚麼社會活動(在這有個假設︰當決定前者的方向及內容後﹐後者中部份的活動就自然不會展開了)

在繼續之前﹐想先問個問題:道德和宗教既同是付與意義的活動之產物﹐那麼它們之間的分別可否說成是「自律」及「他律」的不同呢?這一分別對我們在尋找人生意義﹐建立剛健人生的過程中有影響嗎?

哈﹐不好意思﹐又要老師幫我上堂哲學課。

木火於2003年11月13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宗教和道德的分別很難用他律和自律來區分,因為(一)宗教也有所謂自力的宗教(如佛教);(二)有些人將道德看成社會規範,而社會規範也外在於個人的。

我覺得宗教和道德並不截然是兩回事,我甚至願意說,宗教是道德的延伸。從道德的世界走開去,就見到了宗教;從宗教的世界走回來,又見到了道德。二者既然相連,就沒有彼此排斥的東西(自律的就非宗教,諸如此類)。

大抵而言,宗教比較道德更關注一些不直接和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抉擇相關的問題。它們包括:
(一)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生前死後的世界有何關連?
(二)人生之中的苦難如何獲得解脫?
(三)世界自何而來?

這些問題都不是狹義的倫理學問題,可是這些問題卻直接影響道德問題的解答。比方說,基督教相信人生的苦難必須透過信、望、愛來解脫,信望愛也就成了了基督教倫理學的核心。

相反,道德也產生自己的宗教。道德是關乎價值的思考與生活,而這個生活的維持,有賴一個對於價值的信念,而這個信念是一般經驗無法確証的。無法確証而確信,並且以之指導生活,也是一個常見對信仰的界定方法。而道德也是一個解脫苦難之道。我太太說得好:如果不是為了價值,是甚麼支撐我們走下去呢?是吃喝麼?是玩樂麼?

宗教,是由信仰進入生活;道德,是由生活進入信仰。

楊博士於2003年11月14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有勞老師了。

關於老師的問題﹐我還未能確切表達我想說的﹐還需要點時間。

我很希望能聽聽其他成員的想法﹐不知我這厚臉皮的情求會不會有人賞面呢?Sandy呀(別怪﹐就認識妳.︰〉)﹐SUM?還有haruka,你中學時對人生已有體會﹐可否再概括一下?

木火於2003年11月17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既然我們對道德價值的理解大致有了共識,我們就可以在這共識之上討論其他有關道德的問題。可是轉移討論主題之前,我想對我的觀點一些補充。

在我定義道德價值的時候,一直企圖避免假設任何一派的道德理論。然而我想我結果是失敗了。道德價值的理論,除開相對主義(主張沒有單純的對與錯,只有對某些人而言的對與錯)之外,大致可以分三大類:

一.後果論,主張對錯由後果決定,後果美好的,行為就謂之道,德否則就謂之不道徳。怎樣決定後果的好與壞,那當然又是另一個故事。
二.義務論,主張對錯由行為本身的性質決定。如果行為正當,那麼就算它帶來了很壞後果,它仍是道德的。相反,如果行為是不正當的,那麼即使它帶來好處,還是不道德的。
三.德性論(一般稱德性倫理),主張道德不是要來評價行為,而是要來評價人的。行為之所以成為道德判斷的對象,只是間接如此:我是個怎樣的人,端視乎我怎樣行事為人。

相信後果論的人,會說道德關乎手段。相信義務論的人,說道德關乎責任。而相信德性論的人就會說道德關乎人格。我選擇說道德關乎人格,就是選擇了德性論的立場。

雖然我的答案假設了德性論,這個選擇並沒有排斥義務論和後果論的考慮。我們大可設想,一個有品格高尚的人,必定會關心其行為的後果,也會關心其行為是否與其責任相符。由此我們正好看出德性論的優點,因為它的包容性比另外兩個理論更寬廣。

簡單補充過後,我要話題轉到道德人格的實際表現了。我會另建主題討論這個問題。在這裏,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後果論、義務論和德性論的細節。

楊博士於2003年11月19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對於「有意義的人生有否特定的品質」一問﹐ 小弟說了繼續還未繼續﹐ 但今天受到〈道〉文的一些啟發﹐ 我想我對這問題終於有了點想法。我想在糾纏一下﹐ 可以嗎?

已轉於〈道〉文糾纏。

木火於2003年11月20-23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fio∼就是我一本寫不出來的書的代號「行為論」。

因為這個題目與「行為論」的核心相關。
「價值」是有正面的值和負面的值。而「道德」就是唯一的公眾的「正面價值」。反過來說,公眾的「正面價值」也就是唯一顯示在「道德」上。兩者不存在分開,能把「它們」分開的,實則就是「不懂」。

fio於2003年12月7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fio,看來你也在建構自己的偉論喔。可否替我們解釋一下何謂公眾價值?又,為何道德是唯一的公眾價值?(價值一詞,若無其他註明,我們假設那是正面價值。)

楊博士於2003年12月8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道德唯一顯示在行為上。而所有的「值」也同樣地唯一顯示在行為上。

fio於2003年12月8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你的意思好像是:所有顯示在行為上的價值,都是道德價值。對嗎?但這樣一來,我就有疑問了,一個人在做算術題,做對了,這「對」當然是一個價值,但難道這也是道德價值嗎?

楊博士於2003年12月9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就我認為,答對算術題並沒有道德價值,答對算術題以顯示老師教得好則有道德價值。因為道德是因道成德。那即是說,納道於胸中而成其自身之德。德者謂何?非在私利,而在為人付出。所以,道德應是一種體切群體的意識。所謂意識,實在非在行為上。若在行為上,便沒有什麼偽君子真君子之分。

不好意思,未自我介紹就亂放闕詞。師丈,你好。

若我有錯,請大家指教指教。

kalo於2003年12月9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我看fio兄的意思是想說深埋腦子裡的道德與否並不在顯示之列吧...

在腦裡殺人放火,淫人妻女
只要不說出來,不做出來, 就只侷限於"想入非非"的層面

誰能看得出來嗎? 有這想法的人, 有可能在言行上讓人公認為「君子」的...
那這個人真的是君子麼?

當然, 我們並沒有窺探腦袋的能力, 而窺探思想本身也不是自由觀念裡的道德所為了.

wolfy於2003年12月9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你提出「算術」而我提出「猜字謎」!
究竟你們猜測我不懂「道德」,還是告訢我你們不懂「道德」呢?
「思考」不是行為?只不過不顯現出來,旁人難知而已。
道德唯一顯示在行為上,但行為並不唯一顯示在道德上。如呼吸。
而所有的「值」都顯示在「行為」上,而所有的「行為」都是為「值」而行之。

fio於2003年12月9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我不是猜,而是相信,fio兄沒有這個意思,但「究竟你們猜測我不懂「道德」,還是告訢我你們不懂「道德」呢?」一言,聽起來有點火葯味了。中國人講禮在乎辭讓,大家相識未深,易生誤會,言語之間務請留心。

回頭說fio和wolfy的對話。你們的對話反映了我們日常語言對行為一詞用法的不清晰之處。行為既可指外顯行為,也可指一切思想行為,而日常用法之中,以前一種用法較常見。wolfy一問,fio一答,正好釐清了問題。而在這一點上,說到底,wolfy和fio二位是彼此同意的:即使沒有外顯行為,我們還是可以做道德判斷的。(如何知道人家的心事,可是另一個問題。)

可是,fio,兄你還是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喔!「答對算術題」的對,和「誠實是對的」的對,分別何在?(不要以為我在反對你,只是為了討論,不得不問得仔細些。)

kalo:幸會幸會,歡迎加入,幾乎以為你不會來。你說道德是「因道成德」,又說「道德應是一種體切群體的意識」。這可和我的主張不謀而合:道德是一種關乎人格的價值,而人格高下,在乎對個體與群體幸福的關切。

楊博士於2003年12月10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答對算術題」的對,和「誠實是對的」的對,分別何在?

讓我試試看...

每個人都可以用同一方式/程式驗証「算術題」是否答對,但追尋「誠實」的模式卻不一樣.「算術題」有絕對的對錯,「誠實」不一定有.

哎呀, 明天要考電腦網絡, 要去讀書啦~

wolfy於2003年12月10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怎會不來呢!師丈親自叫到喎……

話說回來,原來思考也可以是行為,真是想也沒想過。但也不能因此而確立「道德唯一顯示在行為上」。沒錯,我們可以將道德展現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在腦海循著道德方向去思考,但這就是道德的全部嗎?我會認為,在身體與意念以外,還有心靈的存在。而這應是超出行為所涵說C我們會做什麼,說什麼,想什麼,然而,這一切活動皆是源自心靈。所謂價值判斷,或部A真的要說的話,亦可能已觸及思想層次,成為所謂的行為。但在我們說什麼什麼是不對之前,在我們透過思考羅列一大堆論點支持自己的看法之前,甚或當我們只是為了藉著種種判斷獲得什麼什麼的背後,其實應該有一種本然而反射性的是非之分。這不是用口用手,也不是用腦,而是始源於心。

其實,也不是要告訴誰人知道或不知什麼,只是看到「一起尋求一個改進之路」,便覺得不應再重蹈古人的死巷。知道我們偉大的孔子死在什麼地方嗎?我想,就是死在你那句「道德唯一顯示在行為上」。原本,孔子也是主張心做統攝,教言行一致。但後來一傳再傳,便給人在禮上加多一個教字。於是,行為主義興盛起來。大家都覺得縱然成不了賢人,也不可遭人唾罵。為此,人們也不理會心裡覺得怎樣,總之一味將孔子尊在神台,就教人認為自己識貨。之後,禮教不僅成為社會標準,更被習俗借了過來。想想,釵h被人貶為僵化的習俗,吃人的禮教,真是孔子所謂的禮嗎?最後,孔子不明不白的給人推翻,無緣無故的遭人批鬥,流傳了千幾年的文化給人一個唔該踢出大海。再簡單點來說,就是走過千山萬水又回到起點。難道在往後的日子,我們還要不斷循環,辛辛苦苦起了屋後又要一手推翻?

不!說得出探求改進之路,就不願意走回頭路。fio那句「道德唯一顯示在行為上」的危險處就在於「唯一」二字。就我而言,那不是唯一的。因為當中有更加本然的東西未涵誚b行為之內。

「答對算術題」的對,和「誠實是對的」的對,分別何在? 我會答︰分別在於前者用腦,後者用心。

ps 又是那句︰有錯請講,我不懂……

kalo於2003年12月10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Wolfy和Kalo的答案都非常有趣,我也有些看法可以分享,不過在我講我的看法前,想先聽Kalo再講兩句:用腦與用心,二者分別何在?

楊博士於2003年12月10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我的確有點不耐煩。不好意思。

先答你的問題:前者是行使行為在自己身上。沒所謂道德與否。
後者是行使行為在別人身上。必與道德相關。
道德和不道德的問題在於:某行使行為直接或間接在於別人身上而對受體所產生的正面值和負面值而論。
動是行為,靜也是行為。
道德唯一顯示在行為上。請您試想一下,那些道德和不道德的事情是顯示在行為上,告訴我。

fio於2003年12月10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fio兄,別介意,我想大家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很有趣,我覺得大家的討論已經很逼近一個共識了。我一直主張,道德和人格相關(而人格又和思想行為相關),此外,它又和個體與群體的幸福相關。這樣說來,其實fio、wolfy和kalo基本上都同意這一點的。只等kalo說完了「用腦」和「用心」的分別,也釦畯怚i再作進一步的引申。相信我們的討論屆時會更有趣。

楊博士於2003年12月10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謝謝師丈回應,相信老師也應該看到吧……

話說回來,我會覺得,用腦的要遵從某一個規律;用心的則是體現某一個規律。而所謂某一個規律,就是那本然的應然。算術題有其絕對答案,難道道德就沒有嗎?當然,道德落到現實層面,就會變得相當複雜,但我相信,是就是是,錯就是錯,這是在乎我們能否真的用心。用心,當能感應到那本然的應然,我們從中應該意會到,「誠實是對的」不是視情況而定,而是理應那樣。試想,倘若大家都對誠實預留灰色地帶,誰會留意到它擴展得越來越大?今日我們會扮魔境魔鏡,安慰地說巫婆是最靚的,難保他日我們也把自己也「吹」成白雪公主。不,不用他日,不少人現在已化身為懞面的吹水份子。於是,周圍便好像很危險,人人說著不著邊際的話語,縱使有「位」入了,也難以就近傾訴。但理想不應是這樣。而理想與現實出現了落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有些人用腦而不用心。用腦是怎樣?正如師丈所舉的例子,那是計算。他們也野蝒器D某一個規律的存在,但他們不是從內而感應到,而是從外而觀察到。藉著種種思辯的技巧,他們冀求探知事實背後的規律。從這點來看,事實上,用腦也自有其價值。然而,倘若只是思考而沒有用心去監察,這隻脫韁的野馬必然走失。有些馬便會跑去它W利祿的王城去,有些馬則跑去不斷征服的窠臼中,近期在地鐵站裡,更看到什麼新女人主義,真不知又帶著幾多群的野馬跌落深淵。

因此,就我而言,用腦是一種渴求遵從某一個規律的途徑。縱使當中有些假設和推論並不符合那本然的應然,人們還是會很容易因著公眾的熱烈反應或者種種外在內在的依據,而將其理論定為一尊,視其他反對的論點如無物。是以,用腦也是最危險的。它隨時會教人思想僵化,頭腦閉塞,以致胡思亂想。所謂「鑽牛角尖」,相信又是野馬迷失的現象。但怎樣才能駕馭這野馬呢?我想,唯有用心。只有用心,我們才能確定種種依據的真偽;亦只有用心,我們才會感應到何謂本然,何謂應然,從而有個方向可走。所以,用腦應該是輔助用心的。透過用心,我們得以貼近那個本然的應然;因著那種貼近,我們的思辯才有真正的價值;亦因著將思辯踐行於現實中,所謂的亙古長存的價值才會展現光芒。

PS不知有沒有答問題,只是將想到的寫下來。哎呀,明天考試呢,要早點睡,遲點再講。

還有,必然那句︰有錯請講。

kalo於2003年12月11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kalo這一次顯然沒有把話說清楚。為甚麼當我答一加一等於二的時侯,我不能算是「體現」了某些數學的規律呢?為甚麼用腦就容易將某些定規律定為一尊呢?我們憑甚麼知道一些「不是一尊」的定理不是一尊呢?不是也要憑腦袋嗎?

不過,如果我們加一些同情理解,抽絲剝繭的解讀你的貼文,倒可以抽出這樣的意思來:用腦,靠的是聰明;用心,靠的是態度和意志。所以你說,單靠腦代,容易誤入歧途,因為態度一錯,腦代也就容易受騙。對嗎?如果這是你的意思,那麼我是完全同意的。於我來說,道德關乎人格,而人格的核心,就是態度。
  回頭看你前面的答案。你說,不同意「道德唯一顥示在行為上」。這恐怕是你對「唯一」一詞過份敏感了。fio意思不是說有一種生活模式是獨一無二地道德的模式,他只是說,所有道德價值,都要透過行為顯示出來。而這一點,基本上是我們無法反對的(按fio對行為一詞的用法)。

至於wolfy說,一加一等於二是絕對的,誠實之為正當卻不是。我當然明白誠實(嚴格說,是講真話)不是絕對正當的,可是這不能區分道德與非道德的價值。以下的道德律則就是絕對的:
「我們不應該為了殺人很過癮就殺人。」

告訴我,在何種情況下,這個律則不是真的?

所以,我想,我們的結論已經出來了:道德乃是關乎人格的價值判斷,而這種判斷,總是和個體與群體的幸福相關。

孔子也是主張心做統攝,教言行一致。但後來一傳再傳,便給人在禮上加多一個教字。於是,行為主義興盛起來。大家都覺得縱然成不了賢人,也不可遭人唾罵。為此,人們也不理會心裡覺得怎樣,總之一味將孔子尊在神台,就教人認為自己識貨。之後,禮教不僅成為社會標準,更被習俗借了過來。想想,釵h被人貶為僵化的習俗,吃人的禮教,真是孔子所謂的禮嗎?

為了不讓上文太長篇,另貼此文於後。

kalo明白孔子蒙了不白之冤,當然是好事。不過,禮教本身何嘗沒有蒙冤?何謂教?教者教化,所謂禮教,是用禮來教化人民,而不是用它來壓逼人民。為何要用禮來教化人民,唐君毅先生說得好,是要讓人民在一種特定的社會環境的薰陶之中,不知不覺地培養出某種品質或氣質,使得德性的生命易於彰顯。而禮的薰陶,無非教人節制、辭讓、莊敬,以及尊重自己的身份。按唐先生的觀點,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所在。

我前兩天乖搭小巴,小巴上有幾個學生,小巴上的「M頻道」正在播放某內衣的廣告,不斷強調這些內衣如何美化女性身體的曲線。這幾個小男生,就這樣吸收著種種有關如何品嘗女體的資訊。我不禁想,這些學生在學校聽到了甚麼?現在又聽到了甚麼?在校內講的是自持(如果教師懂的話),一出校門,就是感官和肉體的戀慕。想著想著,我真是為這一代的教書先生感到悲哀。

楊博士於2003年12月11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道德乃是關乎人格的價值判斷,而這種判斷,總是和個體與群體的幸福相關。

不能完全理解/同意呢~「幸福」一詞,可有更好的定義?

八卦雜誌嘩眾取寵,娛樂滿足「群體的幸福」同時,也不一定合乎道德呀~

wolfy於2003年12月11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師丈說得對,我未把話說得清楚,實在不好意思……

用腦,我說是遵從某一個規律。何解?只因那意味著我們有所知,並希望運用我們所知的知識,推衍不可知的領域(即是思考);而所謂推衍,就顯示我們有所遵,有所從。試想,若不知+的意思,又不明白1+1意謂如何,怎能推演二?如果理解1+1=2,那不是意味著我們已遵從某一數學規律嗎?師丈問為何不能說是體現。我會覺得,因為體現的著重點不在所知,而在體受和呈現。當然,正如fio所說,思考也有顯示道德的作用,但就我而言,靜的行為再靜也只是很靜。假如沒有動,別人可不會感應到你的顯示。而且,思考所在意的也不一定是人們所能感受到的。有些時候,我們思考離婚的意義,思考其影響,我們可不一定要與美麗的妻子反目以致臨到簽紙才會去想。因為思考的另一特質就是代入。當我們計算1+1=什麼時,小小的我們也雪|拿起手指幫助運算。

所以,我說用腦是遵從某一個規律,而不是體現某一個定律。但為何我又說「用腦就容易將某些規律定為一尊呢」?因為用腦總有所知,有所依據,會經過慎密的思考。其得出來的結果通常都有系統的,有實證的,有其足以立基之地。由於興建得那麼辛苦,人們通常都會珍視它,甚至將它當成自己的生命,不容外人非議。這是用腦的創建者最容易犯錯的盲點。但縱使不是創建者,當人們只是透過用腦去思考去代入別人的思考模式時,他們也很有可能陷入那種唯我的觀念之中。何解?只因用腦是困難的。當人們接受了1+1=2的時候,突然無端端有人告訴我們1+1=10,我們驚詫之餘,第一個反應是問對方︰你是不是叫我們猜謎?顯然,若無另一套理論支持1+1=10,我們會當它是瘋話。從這點顯示,我們一方面以思考作為我們探求真相的媒介;但另一方面,若無有力的反駁,一些為害世人的觀念便會依然故我地矗立在人們腦海,教人們思想閉塞,因而歪曲整個世界。

於是,問題便進入了第三個「我們憑甚麼知道一些『不是一尊』的定理不是一尊呢?不是也要用腦袋嗎?」是的,腦袋不可能被抽空出來。若不用腦,我們根本不能前進。但正如我之前所舉的例子,思考是一隻野馬。我們怎樣駕馭它呢?唯有用心。用心是能夠體現某一個規律的。所謂體現,就是真切的感受到某一個規律,並慢慢而自然地呈現出來。它不同於知道。知道是有我存在;而若能感應到那個規律,是超越了自己,合於那本然的應然。因此,若用心,聽到1+1=10是因為二進制,自然會接受;若用心,縱使生在人人都盲目推舉孔子的時代,看到男女種種不平等的習俗,還是會站出來反對。當然,我們一定要用腦去思考、分析、論證一些「不是一尊」的定理不是一尊。但我們選擇循著這個方向去想,而不是一再固守自己的論點,相信還是因為我們放下了成見,投入了一個更大的東西。

師丈說那駕馭的手是態度,感覺好像很近,但又不完全是。因為態度人人不同。而當我們用心時,彷彿,那本然的應然是一致的。因此,若我簡而言之,兩者都是精神世界的兩大動力。用腦是向外向橫的擴展,用心則是向本向深的發掘。只有與深處的本源連上,擴展才能有力量,有意義。

ps 不好再寫----^-^

我想,娛樂並不等於幸福。娛樂流於物質的享受,而幸福卻是心靈的滿足。怎樣才滿足呢?我想,那只有在我們為目標而付出,並因之而獲得回報的時候。除非有人為了一讀八卦周刊而努力工作,要不然,相信無人會為了買到八卦周刊而感到心靈滿足。所以,我想,師丈說「道德與個人及群體的幸福有關」,那是指,道德是要體及個人及群體的心靈滿足,亦即設法達致人人皆可為目標而付出,並因之而獲得回報的平等及和平。不知這是否對呢?

師丈說禮教也蒙冤,我也十分同意。只是不知道禮教的源頭始於何時。彷彿,真禮教與假禮教的介線非常窄,完全在於教化者的一念之間。孔子的真偽雖也是那樣,但終歸有個源頭,可以辨別,而禮教好像沒有……

在那裡,可以告知嗎?

不好意思,關於用腦和用心,我還有一些補充……

回到師丈的問題上︰「答對算術題」的對,和「誠實是對的」的對,分別何在?

我曾說前者用腦,後者用心。

何解?只因前者已有一個客觀的規律,只需我們代入依循便可。但後者卻可以引申釵h答案。諸如「是的,大人是這樣教」、「不,要視乎情況而定」等等。面對這些看似主觀的論點,我們怎樣確立自己的立場呢?唯有用心。只有細察心靈,並以感覺作為依據運用思考,我們才會與那本然的應然連上,進而展現出來。

因此,可以說,道德是用心的範圍。思考只是輔助。

kalo於2003年12月11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用腦,我說是遵從某一個規律。 …… 師丈說那駕馭的手是態度,感覺好像很近,但又不完全是。因為態度人人不同。而當我們用心時,彷彿,那本然的應然是一致的。因此,若我簡而言之,兩者都是精神世界的兩大動力。用腦是向外向橫的擴展,用心則是向本向深的發掘。只有與深處的本源連上,擴展才能有力量,有意義。

大家討論很熱烈,我真的來不及回應了。你們討論都上了軌道,希望大家不要等我。

kalo說,用腦就是遵從規律,這一點我可不同意。因遵從規律而定於一尊,其實就是不用腦。這一點,kalo變相也承認了:「若不用腦,我們根本不能前進。」定於一尊,同樣不能前進。

所以,用心就是用整全的人格投入去支援和配合思考,用腦就是不管投入去的人格是否整全、有無扭曲,就按著其自然的生命形態去思考。(例如,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不惜一切代價扭曲事實。)於是,用心必然保証了用腦,用腦卻不能保証用心。

其次說態度。按我的理解,你的用心,就我所謂的正當的態度,不用心,態度就不正當。所以,態度當然是人人不同,因為不是人人用心呀。以不同態度用腦,就生出了不同的效果,也具有不同的道德價值。

再而說本然的應然,kalo一再提及一個本然的應然,還提到與這個本然的應然之間的接合。這個本然的應然是甚麼?可否細談?我個人讀來,頗會生起與上帝契合的聯想,因此覺得你的想法也釵酗@些(無形的)宗教性的成份,我沒有理解錯?

最後Wolfy,有關幸福的問題,kalo代我提出的答案和我的想法很相近,我暫不補充了。(Wolfy問我,kalo答;kalo問我,wolfy答。真是有趣極了。)

楊博士於2003年12月12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所以,用心就是用整全的人格投入去支援和配合思考,用腦就是不管投入去的人格是否整全、有無扭曲,就按著其自然的生命形態去思考。(例如,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不惜一切代價扭曲事實。)於是,用心必然保証了用腦,用腦卻不能保証用心。
其次說態度。按我的理解,你的用心,就我所謂的正當的態度,不用心,態度就不正當。所以,態度當然是人人不同,因為不是人人用心呀。以不同態度用腦,就生出了不同的效果,也具有不同的道德價值。

很厲害呀,其實我想說的,就是以上這些,師丈到底是師丈,那麼短就能說完,而且「定於一尊」真的是錯了。用腦是不會定的,定了就不是用腦。所以,小孩子不一定不用腦,成了人也不一定用腦。尤其是越老的,可能最容易不用腦。由此推論,聰明的也不一定用腦,偏執了終究不用腦;開明的亦不一定用腦,廣納人言而無其宗也是不用腦。宗者謂何?到底又是用心可知。

至於本然的應然,在我眼中,的確是無形的。要具體詳說,還要點時間,明日看看能不能。

師丈,關於本然的應然,我未必說得好,只是將想到的寫下來。

就我而言,本然的應然像道家所謂的道,並無形格,隨物變化。它又像基督教所謂的神,佛教所謂的菩薩,蘊含著真善美的永恆價值。與此同時,它又可以說是我們的良知,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而我說它是本然的應然,皆因它真是在我們意識到它,以至運用到它之前,已經本然地存在了。若想探求它的本源,相信沒大可能。就是要理解它,也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因為它永遠是那樣本然的在底層作用著,任由多少觀念覆誑汙B蔽它也不哼一聲。

但我們卻又是那樣本然的追求本然,甚至可以說,若不在那本然裡,心便不平靜,並且感受不到實在的喜悅。很多東西也可以教我們高興。但喜悅可不會引發空虛感。就在事過境遷之後,回想,喜悅還在。我想,人們都希望體驗這種長久的滿足,所以,在本然之後,我又加上「應然」二字。在這裡,可要留心應然,而不是必然。事實上,決定權還在我們手中,但若想喜悅,有些事情便要說應不應該,而不是任性隨意。

因此,道德可說是它衍生出來的名詞。老子曾說︰「道可道,非常道。」但他可不會想到,後人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著,已一步一步的描繪出道那千殊萬異的相貌。

ps有錯請講

然而,問題還未明白剖析得清楚。

究竟價值之於道德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而道德與個人幸福和群體幸福又是有著什麼樣的關連?如何使個人與群體平衡呢?

不知大家有何意見?

想著想著,難道師丈說的共成也與此有關?

kalo於2003年12月16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正是。我提出共成,乃是要刻服個體主義的一個弊病:每一個人的價值尋求努力永遠互相抵銷。一個科學家發現了一個科學定律,另一個科學家就少了一個自我實現的機會了--如果自我實現就是個我個人的成就的話。對在商場尋求自我實現的人,這個問題當然是更明顯。

所以,道德的本質,在於以群體幸福為自己的幸福。只有當科學家們的幸福在於科學的進步而非我的科學發現,科學家們的幸福才不會互相抵銷。

可是有一點必須注意,這種融入群體的努力是不可能百分百成左滿A所以不能取消對個體的照顧與包容。

楊博士於2003年12月18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談起共成,我想問問它跟共產(主義)的社會觀有甚麼主要的分別呢?

wolfy於2003年12月18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別的不說,共產主義基本上是一個關於生產和分配的理論,而共成論基本上是一個道德理論,更嚴格說,是社會應如何處理價值與道德問題的理論。共產主義反對的是私產,共成反對的是個體主義。共產主義處理的問題是「誰應擁有生產工具」,共成論的問題是「道德責任的底線應該劃在哪裏」。簡單而不完全的答案,歡迎追問。

楊博士於2003年12月18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上篇說:「價值」是有正面的值和負面的值。而「道德」就是唯一的公眾的「正面價值」。反過來說,公眾的「正面價值」也就是唯一顯示在「道德」上。兩者不存在分開,能把「它們」分開的,實則就是「不懂」。

何謂公眾的正面價值?
所謂「公眾的「正面價值」也就是唯一顯示在「道德」上」, 是否指禮?

禮是會因為文化的不同,而各地各年代有所差異, 在一些回教國家, 他們的禮是男人可4有個妻子,但以香港的禮來說,又是不道德的,究竟何謂道得 ? 屈原以死殉國,實在是自殺的一種, 但又好似好偉大他算唔算道德?

如風於2004年8月6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禮是會因為文化的不同,而各地各年代有所差異, 在一些回教國家, 他們的禮是男人可有四個妻子,但以香港的禮來說,又是不道德的,究竟何謂道得 ? 屈原以死殉國,實在是自殺的一種, 但又好似好偉大他算唔算道德?

如風的問題正好觸及了我近日思考的焦點。禮的確會因時與地而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必須要問一個社會的所謂禮究竟體現了甚麼精神。如果那些基本精神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就要盡可能維護這一套禮文(如何保護是一個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否則,我們就必需要做一番重塑的工夫。

以回教國男人可以娶多個妻子為例,我認為基本上是體現了一套沒有充分尊重兩性平等的價值觀。所以--除非他們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而又很充分的理由,這些禮就是應當修正的。事實上,我聽過一個講法,指回教國家因為戰亂太多,造成了女多男少的現象,因此不得已容釣k人多娶。我不肯定這個解釋是否屬實,但我有兩個重要的問題,如果這兩個問題得不到令人滿意的解答,那麼回教的多妻制就應該修正了:

第一:究竟除了一夫多妻制之外,是不是真的沒有更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二:即使當年的一夫多妻制確是不已的唯一選擇,今天一夫多妻制是否己經過時?

又:通常我們說價值的都是指正面的價值,負面的價值稱為反價值。我們也很少說道德是唯一的價值。例如說藝術的價值不就是道德的價值,但依然是一種價值。

楊博士於2004年8月9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好像有點明白.

一夫多妻制被認為不道德是因為其帶來釵h傷害, 家庭中的不和及不公以形成社會的怨氣和仇恨等等. 所以, 這似乎是不容否認的.

至於回教國家因為戰亂多而男性少以致容酗@夫多妻的情況, 其問二題根本是戰亂, 如果解決了戰亂多的問題(有可能解決嗎?),例如宗教觀念, 局勢不穩, 經濟問題等等. 一夫多妻就是不合理的. 容酗@夫多妻不是一個治標的方法, 只是一個權宜的方法.

身為別國的人, 可以憑自己對道德的觀念而改變或重朔那禮教嗎?

如風於2004年8月19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我同意如風的分析。至於說可否改變別國的禮,我認為是可以的。現在有些人認為,一個社群將自己的價值觀加到其他社群身上就是壓逼,就是霸權。我認為這是矯枉過正之論。當我闖入一個住宅單位,把主孩從企圖殺害他的父親手上救走之時,我也是將我的價值加諸父親的身上,可是這萬萬不能算是霸權。同理,當一個社會某些人受到壓逼之時,施以援手也不能以霸權視之。

問題是如何用力。每個人都有一個故事。如果你真愛一個人,你會對他的錯誤有所寬容,因為你知道他的錯誤總有一個個人經歷在背後影響他。你當然願意他改變,但是你不願意因為急於求成,干預力度太猛,傷害了他而弄巧反拙。於別國社會風俗,道理也是相同。

楊博士於2004年8月26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


這個留言其實是2月沙龍聚會時討論的內容大要,剛好與這個論題有關,故不另開新題,而在這裡把透過討論所得的結論貼在這裡.這麼晚才貼出2月聚會的內容大要,實在對不起.

言歸正傳,2月聚會的論題是倫理學導論.很明顯,我們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何謂論理學.當然,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在很多道德哲學及倫理學的入門書,甚至是哲學入門的書籍亦對這個問題有相當詳細的討論.亦由於這個原因,楊過並不想在是次的討論中,沿用一般倫理學入門這類教科書的講法,而希望透過與會者的討論,得出一個大家同意的答案.在介紹經過討論後所得的答案以前,先向各位表明這一點.

對於何謂論理學這個問題,一般的回應是倫理學是一門探討道德價值及何謂對與錯的學問.換句話說,倫理學所追問的,是道德價值的具體內容,以及對與錯的標準.而當倫理學對道德價值的具體內容作探究時,會引生出另一個問題,就是道德價值是什麼.這裡牽涉到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就是如何區分道德價值與非道德價值.這裡涉及價值論(axiology)的問題,而聚會當日亦對這個問題有過相當熱烈及長時間的討論.由於討論的問題及所用到的論據繁多,故在這個內容大要中不會記下這些問題及論據.在此,我簡單地介紹是次討論所得出的,對道德價值的看法.這個看法可以用一句說話概括起來:
道德判斷的對象是心靈主動引發的行為及其過程,並與人類或/及非人類世界的和諧有積極關係.

在這裡補充一點.首先,這個講法其實並不完整.所謂積極關係,其內容並未確定,在不同的規範倫理學下,對這個積極關係的理解也不相同.而這個問題會在以後的聚會中再討論.

其他的內容,以後會再慢慢補充.

chan_hok_nam於2005年2月23日回應在「愚公沙龍」討論區